關于海外倉我們已經介紹了很多,那么大家是否了解未來海外倉的優勢都有哪些嗎?下面詳細為大家介紹:
本來海外倉市場本土化有著非常大的優勢,
1、物流成本降低
2、時間縮短,效率提升
3、高效管理貨物,快捷處理訂單
4、提高客戶忠誠度
但是,這樣的做法對于企業來說,有兩個難以控制的弊端,
1、重資產投入模式
目前能夠做海外倉的企業,基本上都是以大賣家為主,而且都有一些資本的注入。
其中一部分有一定的現金流的企業也開始海外倉的布局建設。
只有持續的盈利能力和良性的現金流,才可以支撐整個商業模式繼續走下去。
前期先進行的海外倉重資產投入的企業,開始的確蠻賺錢的,這兩年開始尋找買家了,但是幾千萬的資產,一般的企業有能力接盤嗎?
說實話,既然做的好好的,為什么要逃。小一些的外貿企業看到別人好像挺賺錢的,也想嘗試。
2、產能過剩時代
很多企業不知道目標市場的真實需求狀況,但大家都知道供需關系。
已經做海外倉的和想做的,都會條件反射的認為海外倉有非常大的優勢可以搶占市場,能夠賺更多的錢。
但問題來了,有想過滯銷嗎?有想到經濟危機來臨了嗎?
很多細分行業這3年已經開始有下滑的現象,為什么呢?
1、產能嚴重過剩,而需求增長乏力,一種原來倡導式消費已經到了瓶頸,也就是說實體也有泡沫。
2、今年特別明顯的是,不管是發達國家,如歐洲,還是發展中國家,除了中國,都已經出現貨幣,股市大幅的跌勢或國債的升勢。
從而導致銀行資金流動差,企業接著就很多融資,終端消費者也同時出現現金流差的問題,沒錢怎么可能爽快的消費呢?
聰明的企業已經嗅到了貨幣泡沫,金融危機,經濟危機已經來臨,實體經濟肯定受到非常大的沖擊。
不少人已經意識到這次的危機比2008年的大很多。
那么這些厲害的企業正在做的是,
1、盡可能的輕資產經營,保持足夠的資金流,合適的時期重新快速起航。
2、盡可能的梳理供應鏈,團建,進行優化整個公司運營組織架構,避免沒必要的支出和浪費。
不管是在危機時期,還是正常時期,時時刻刻關注數據走勢,市場動態與調研,對于企業或個人,至關重要。